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,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,我国给予老百姓的福利待遇也在逐步升高。尤其是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,即便不依靠儿女赡养,也能拥有一个不错的晚年生活,这让大家意识到缴纳社保对人们的重要性。
(相关资料图)
不过,缴纳社保也存有一些问题,就比如因为各种原因,导致退休时没有累计缴满15年最低年限,该怎么办?要知道,如果没有缴满15年的最低年限,是没有办法享受养老福利的。针对这一问题,有内行人表示:其实有4种“补救”办法,一起往下看看吧。
一、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条件
就目前的养老保险来看,目前我国主要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老保险。不过,不管选择参保哪一种养老保险,其退休的条件都是一样的。那就是需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,以及至少累计缴满15年,这样才能每月领到相应的养老金。
不过,两者之间也存有一点不同,那就是城乡居民老保险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,都需要到60岁才能领养老金。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,男性需要60岁,但女性则需要50岁或者55岁。另外,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,如果因为病退或者特殊工种退休,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都能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。
从整体来看,不管大家选择参保哪一种养老保险,想要办理退休手续和领取养老金,都需要达到最低的15年缴费年限,否则不仅无法办理退休手续,还无法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。
二、未缴满15年,该怎么办?
1、一次性补缴
根据相关规定,我国是不允许一次性补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如此。所以,如果一个人到了60岁,没有缴满15年,那么就可以进行一次性补缴,这样就能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福利待遇了。不过,一次性补缴的费用比较高,需要提前做好准备。
2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
如果一个人参保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,但是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时,并没有缴满15年的最低年限。在这种情况下,其实可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,然后进行一次性补缴,这样就能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福利待遇。不过,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没有职工养老保险的高,这点大家要清楚。
3、继续缴纳
继续缴纳就是到了退休年龄后选择不领取养老金,仍每月按时缴纳养老保险,直到缴满15年的年限为止。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是最直接的补救方法。尽管领养老金的时间晚于同龄人,但是只要缴满期限,就能领到养老福利待遇了。因此,想要按时领到养老金,就需要趁早参保。
4、延迟退休
根据我国目前的人均寿命来看,绝大多数退休人员都能维持日常的工作。再加上,现在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,所以我国允许职工申请延迟退休,不仅能增加收入,还能解决社保缴纳年限不够等问题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每个人的退休情况不同,所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上4种补救方法中的任意一种。当然,如果承担不了补缴的费用,或者退休时与15年的差额年限太长,其实也可以选择将个人账户的资金提出来。
然后,再将这些资金进行合理配置,让钱生钱。比如紧跟政策通过一些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等,让资金在30天安全共享1%的利润,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。
总之,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晚年生活会怎样,所以如果能补救养老保险不足最低年限,还是要补救一下,毕竟有一份保险总比没有要好,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底气过好晚年生活。你觉得呢?